很多人都問:你們的產品那麼好,要醫院做甚麼?
功能性保健品逐步替代藥物治療開始!
解放軍301部隊總醫院正式啟動亞健康門診,功能性保健品登陸三甲醫院!
大家先看下面的故事和講解,再仔細想想醫院?到底是怎麼回事?
做養生的的目的是什麼?醫院做什麼?
根據典記,魏文王曾求教于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
”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
但大哥就下藥剷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
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
我的二哥治病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藥到病除,
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
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藥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
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
”魏王大悟。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
彌補得好,當然是聲名鵲起,但更多的時候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大多數人只著眼這當下,很少考慮或者根本不考慮當下對未來的影響。
就像我們寧願傾家蕩產也要治癌症,而不願花幾十元做保健一樣的道理。
醫院從來都是事後諸葛亮,只有在症狀爆發出來之後,才會採取治療方案,
要麼手術切除,要麼化療等等,而我們是直指病灶,防患於未然,是在治“未病”!!!
養生和醫院區別:
A. 我們研究健康,醫生研究疾病;
B. 我們的目標是看不到疾病,醫院的任務是看看你的疾病;
C. 我們以研究健康為前提條件, 醫院研究疾病的特性和表現;
D. 我們研究如何保持健康, 醫院研究如何消除病症的折磨;
E. 我們研究如何才能夠不得病, 醫院研究如何去掉已經有的病;
F. 我們教育你生病之前別生病, 醫院不得不在生病之後為你治病;
G. 我們不一定不熟悉疾病的機理, 醫院不一定明白不生病的原則;
H. 我們的專業是生病之前的程序控制, 醫院的專業是生病之後的處理過程;
I.我們善用前控制的措施調理,醫院主要用後處理的方法治療;
J . 我們消除的是生病的根源,醫院消除的主要是疾病本身;
K. 我們指導人們讓身體自己祛病, 醫院親自採取措施為患者處治疾病;
L. 我們主要靠飲食調理, 醫院主要靠藥物治療;
M. 我們改造的是你的觀念和習慣, 醫院改造的是你的身體和器官;
N.我們是健康諮詢者, 醫院是疾病處置者;
O. 我們主張的是健康管理,醫院拿手的是治病救人;
P. 我們研究的是關於健康的學問, 醫院研究的是關於疾病的學科;
Q.我們是為了你的健康而勸你花錢,醫院是為了你的疾病強制你花錢;
R. 我們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醫院是治已病不治未病;
S. 我們拿你當座上賓客,醫院拿你當待宰羔羊;
T. 我們讓你心情舒暢,醫院讓你痛苦萬分;
U. 來我們讓你瀟灑亮麗,走進醫院讓你傾家蕩產;
V. 我們歡聲笑語,醫院裡鬼哭狼嚎;
W.我們是想盡辦法讓你加入會員,醫院是想盡辦法拒你於門外;
X.我們的消費是勸你量力而行,醫院的消費是你不花不行;
Y. 我們的健康是來自點滴之間,醫院的健康是痛苦過後;
Z.我們關心人本身, 醫院關心疾病!
醫院實施亞健康病人,重病患者輔助治療以及病後康復治療等醫療項目。醫院已經把增強肌體免疫力,防病治病,提高人體健康素質納入到保健治療規劃中.
301部隊總醫院亞健康門診,醫生開方手冊全部採用營養保健產品。
這在我國醫學界是史無前例,預示著我國醫療理念大變革,將逐步融入世界醫療大格局。
國家十二五規劃首次將將營養與保健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
保健品走進人們的日常飲食將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日子!
嗅覺敏銳的人總會嗅到其中的商機。
國家首次把營養保健品提升到治療的高度
中國逐漸和國際醫療接軌——營養首次被政府提升到治療的高度!
衛生部醫政司(負責與醫療相關政策制定並指導實施的機構)
在全國範圍內下達了一個《衛生部醫政司關於開展臨床營養科設置試點工作的通知》,
這個通知的下發,意味著政府將營養保健在疾病治療中的角色從“輔助治療”轉正為“營養治療”,首次將營養提升到治療的高度。
“營養治療”的意義政府將越加重視。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整個醫療、健康、營養行業造成深遠的影響。
如何在新的形勢下謀求發展,是所有銳志在這些行業發展的人所必須關注的話題。
早在01年世界衛生組織選擇在北京開世界自然醫學大會,目的就是要在中國推廣自然醫學,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好的處方是知識,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健康管理的作用就是採取各種措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身體保持在最佳狀態,遠離傷痛,遠離疾病或降低疾病惡化。
因為現代醫學沒能解決慢性病的問題,慢性病可以說都是吃出來的,所以解決慢性病用藥物根本去不了根,
治療和搶救需要分開來了,搶救找醫生,治病找食物,只有食物才可以讓慢性病人真正恢復健康,這些觀念需要大家清楚了。
身體是最好的醫生,食物是最好的藥物,歐洲醫學專家深刻認識到:
如果現在的醫生不能成為營養學家,那麼營養學家將成為未來的醫生。
在過去的20年當中,中國在經濟領域內取得的巨大成就,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食物供應和人群營養狀況,但營養不良的問題依然存在。
農村地區特別是中西部貧困地區仍然存在營養攝入不足的狀況,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居民的營養失衡趨勢日漸明顯,如不加以控制,
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中國因營養失衡所引發的慢性非傳染疾病問題將更為嚴峻,涉及面更廣。
身體是最好的醫生,食物是最好的藥物,
歐洲醫學專家深刻認識到:
如果現在的醫生不能成為營養學家,那麼營養學家將成為未來的醫生。
急性病與慢性病如何劃分:
不管你生什麼病?如果不是由意外事故造成的,那麼一定就是自己吃出來的,前面叫急性病,後面叫慢性病。
結論:凡是稱做醫生的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治不好慢性病,也包括醫生自己生的病,認識自然醫學,走出治病的誤區,
自然醫學、養生學正在成為未來保健新趨勢。
附:中國人的大健康資料出來了,慘不慘!
中國高血壓人口有1.6----1.7億人
高血脂的有將1億多人
糖尿病患者達到9240萬人
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萬-----2億人
血脂異常的1.6億人
脂肪肝患者約1.2億人
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
平均每30秒就有一個人罹患糖尿病
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健康是一種責任
2013年到2014年,35歲---46歲死於心腦血管病的人,中國是22%,美國是12%。
中國一年用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經費達到3000億人民幣元人民幣。
中國因疾病而導致生產力喪失,將在2005年——2015年間給中國造成5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中國的肝炎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600個億。
目前我國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處於過勞狀態的白領接近六成,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
白領女性更容易受到婦科、心腦血管疾病的威脅,男性則面臨猝死、過勞、癌症等問題!
中國社科院《人才發展報告》
七成人種有過勞死的危險,如果中國知識份子不注意調整亞健康狀態,不久的將來這些人中的2/3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美國研究證實:高度發達的現代醫學體系與人的健康沒有太大關係。
英國研究證實:有85%的藥品是無效的,對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儘量減少醫療干預。美國研究證實:有30%---40%的手術根本不需要做!
預防大於治療
美國研究證實:與美國人健康壽命相關的因素中,只有10%跟醫療相關!
導致美國人健康壽命延長30年中,有25年與醫學沒有關係。
在我國,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藥物的不良反應。
普通疾病的誤診率高達27%左右
重大疾病的誤診率高達40%左右
《千手觀音》23位主要演員中19位都是因藥物不良反應導致聾啞的
2006年9月12日是我國首個“預防出生缺陷日”,同年監測顯示,每隔30秒就有一個缺陷兒出生,相當於每小時30個,每天720個!
中國7個城市中小學生早餐行為調查
調查顯示:我國超過80%學生早餐營養品質較差,均沒有達到國家標準!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調查
目前中國2.7億在校生蛋白攝入量,僅為標準的65%。
鐵、鈣、鋅嚴重不足,維生素A的攝入量僅為標準的15%。青春期貧血的發病率達38%。
孩子的起跑線在哪裡?
2013—2014年度,北京中小學肥胖檢出率為19.5%,其中10%出現脂肪肝,而全國肥胖兒中脂肪肝發生率40—50%。
2型糖尿病發病率20年間增長了11—33倍。
教育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
小學生近視率32.5%
初中生59.4%
高中生77.3%
大學生80%
沿海城市高中畢業生視力低下率85%
高度近視率呈急劇上升趨勢。
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
2013年,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0%,死亡數已占總死亡數的83% 。
過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慢性病例接近了2倍。心臟病和惡性腫瘤病例增加了近1倍!
美國《保健事物》雜誌報告,中國人的腰圍增長速度將成為世界之最。
肥胖人口將達到3.25億,未來20年將會增長一倍,腰圍只要增長一英寸(2.54釐米),血管就會增長4英里,患癌風險高8倍!
中國正在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進程:法國115年;瑞士85年;英國80年;美國60年;中國18年。
發達國家進入老齡化時,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2003年我國未富先老,人均GDP為1000美元。
2020年,我國進入老齡化嚴重階段!
骨質疏鬆症已躍居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七位,60歲以上的人群患病率為56%,女性發病率為60—70%。
其中骨折率發生率接近三分之一,每年醫療費用按最保守的估計需要人民幣150億。
全世界癡呆病人已達2400多萬,平均每7秒增加一個,中國老年癡呆患者約占全世界病例總數的1/4,平均每年增加30萬的新發病例。
改變意識,未雨綢繆!
全國每年衛生資源消耗6100多億元,因疾病、傷殘造成的損失約7800多億元。總計一萬四千多億元。
這是個驚人的數位,因為“三峽工程”十五年的總投資才是2000億。
投資一元錢保健,可以省下8.5元的醫藥費,可以減少100元的搶救費。
醫學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來的,這種威脅是可以預防和提早發現的。
你可以活到120歲!
世界上絕大多數健康問題度可以通過營養與保養來解決!
起!
近年,很多致命的慢性疾病在僅僅靠傳統醫療的治療下未必達到理想效果;
實踐中,逐漸發現有些疾病通過補充恰當的營養保健食品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療效。
國家首次把營養保健品提升到治療的高度!
衛生部醫政司(負責與醫療相關政策制定並指導實施的機構)
在全國範圍內下達了一個《衛生部醫政司關於開展臨床營養科設置試點工作的通知》,
這個通知的下發,意味著政府將營養保健在疾病治療中的角色從“輔助治療”轉正為“營養治療”,
首次將營養提升到治療的高度。“營養治療”的意義政府將越加重視。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整個醫療、健康、營養行業造成深遠的影響。
早在01年世界衛生組織選擇在北京開世界自然醫學大會,目的就是要在中國推廣自然醫學,
讓現代醫學最尷尬的:不管它自恃多麼先進,它能夠治癒的疾病並不多,有多少治療糖尿病的專家死于糖尿病?
有多少治療心腦血管的專家死于心梗或腦血栓?有多少精神科、神經科的醫生自己長期失眠?
有多少高血壓大夫?肥胖醫生?切除子宮的婦科專家?他、她們還在為病人開刀開藥方......???
很多人認為,醫生是不能自己給自己治病的?
要知道醫生有很多的同學、同行、就算不能給自己治,你們可以互相醫治啊?但他們是不可能互相做到的!
急性病與慢性病如何劃分:
不管你生什麼病?如果不是由意外事故造成的,那麼一定就是自己吃出來的,前面叫急性病,後面叫慢性病。
結論:凡是稱做醫生的都有一個共同特點,
那就是他們都治不好慢性病,也包括醫生自己生的病,
認識自然醫學,走出治病的誤區,自然醫學、養生學正在成為未來保健新趨勢。